地點:斗六 洪葦玲服裝工作室
訪談對象:洪葦玲 設計師
組 員:
B10233313 盧慧芬
B10233314 陳祥
B10233315 林芷如
B10233316 林建志
B10233317 江范佳俊
指導教授:楊裕富博士
1.學習的契機和時間?
從國二的時候開始學習,是因為以前常有媽媽加工業,所以才開始學習簡單的縫紉製作。
曾經擔任品牌設計師和打版師,27歲自己開服裝工作室,現在已經沒有在賣衣服,主要是幫客人修改衣服以及女裝訂做的部分。
2.正常的服裝設計程序為何?
設計→打版→剪裁→車縫→整燙
3.學習或工作的過程中有沒有碰到甚麼困難的地方?
依照個人比例量身訂做衣服版型的時候,遇到特殊身形或身材比例時會比較困難,最常見的是左右不對稱,必須做各處細微的版型修改。
4.平時有注意國外各季時裝秀來增加靈感?或是做額外的個人進修嗎?
會,以前會注意各品牌或設計師每季的時裝目錄,現在則是比較常經由新聞跟報章雜誌。
以前學習完基礎的之後,有自己另外去學成衣打版和個人訂做的部分。
5.介紹一下常用工具?
剪刀、粉土、竹尺、縫紉機、布尺、平車跟拷克
6.平均來說製作一件衣服大約需要多久的時間?
以一般上衣來講平均是一到兩天,但如果有特別設計,如手工縫製的話,會花到一個星期,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製作。
7.現在與以前的設計方向有甚麼不同的地方?
現在多數人比較注重流行性,韓版的市佔率也越來越多。不過最主要還是看設計師本身的風格變化,每個時期的風格都不同。
8.工作室的客源分析?
基本上各個年齡層都有,以現況來說訂製部分成年女性居多。
9.對於現在從事服裝類或設計類的學生有甚麼看法或想鼓勵的地方?
以服裝和成衣業來說,沒有太多就業機會,其中又有很多要求要有相關工作經驗。成衣很多成衣工廠外移外包,減少了學校之外的學習機會,也使得產量跟以前比起來落差很大,以前往往12個月都在趕工,但現在實際上作業的月份大約只有半年左右。服裝設計的部分,職缺也並不多,要做到一定的名氣,除了要增進個人實力,也要看時機運勢,近年來許多台灣有名的服裝設計師,都是在國外比賽得名或受到外國名人肯定後,才被台灣本國看到。不管是服裝類或設計類在學習過程都很辛苦,要繼續加油下去。
製作工具
訪問過程
介紹作品與分析
完成作品放置處:
設計師為我們介紹作品:
這件是客人拿現成的布來讓他設計與製作的。
這件是客人拿年輕時、現在已穿不下的衣服來給設計師,想再做一件符合自己現在身形的衣服。設計師從找同樣的布料,到重新打版,並加入自己的巧思,將一些地方的設計改掉,成為一套新的衣服。
這件洋裝胸口部分是透明的,上面裝飾用的串珠是設計師手工縫上去的,實品看起來非常精緻,同時兼顧了氣質與特色,又不會太高調。
這件也是客人拿了她理想洋裝的圖來讓設計師參考,在討論與設計之後做出來的成品。設計師特別說,光是將蝴蝶結的抓皺弄到她理想的形狀,就花了兩天的時間。而設計師的堅持是有原因的,蝴蝶結跟腰間的抓皺,讓整件洋裝看起來更有氣質。
這是為永慶房屋的一個業務小姐製作的西裝外套,直條紋讓整體看起來不會那麼單調,但又不失業務應有的穩重感,而這件西裝外套屬於比較短版的,除了適合女生較男生嬌小的身高,同時也能修飾身形。
這件裙子的花色非常有特色,圖案的部分雖然有點複雜,但整體使用比較深的色調,讓整件裙子看起來不會過於花俏,調和得相當好,微微A字裙的設計,能修飾掉圖案造成視覺上的膨脹感,也使得氣質與特色兼具。
心得
經由這次的訪問,由於設計師本身經歷豐富,我們不僅僅是了解到服裝設計的部分,同時對打版設計、服裝修改和加工都有更深的了解。每個行業都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所改變,但還是有一群人默默的為這些行業傳承下去,也教我們要對自己的事情堅持下去。感謝楊博士讓我們有機會訪問與了解其他相關設計行業的事情,增廣見聞。